2006-01-24来源:江苏省国画院 |
如果我的画还停留在必然王国的境界,那陆俨少(注1)先生真正到自由王国的境界了。 ——李可染(注2) 中国画的工具——毛笔和宣纸决定其创作时只能“加”不可“减”(挖补是另一回事)。既不同于铅笔画可用橡皮擦;也不像油画可用刮刀刮……由此决定中国画有一个对笔墨、描摹技法的从不熟练到熟练,从“必然”到“自由”的长期掌握过程。故中国画特别强调“熟能生巧”,用笔一巧,力度与味道等便可“生于笔下”,“小幅巨幛”也就“随意经营”(注3)了。故而笔者认为中国画家在创作时要有一定的自由度。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师、友们的启迪、帮助下,笔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,受益匪浅的可分为三部分相互关联的掌握中国画自由度的方法:1.“搨”、“临”交替进行;2.“一树一石两‘宋’起手法”;3.“四不”。分别予以论述。 1.“搨”、“临”交替进行 “学画瞎搨起”是钱松喦(注4)先生对笔者讲过的一句话,由此可见中国画“搨”的重要性。而这个“搨”又应与“临摹”交替进行,并可用“临”来制约、指导“搨”且作为检验“搨”的效果的标准。这就是说,当你在毛边纸或宣纸上随意“搨”出一些诸如石纹结构及皴法后,再找一些古画的局部临摹,然后再“搨”,如果“搨”得比原先要好则说明你“临”到东西了。如此反复进行,经过长期不懈的练习就能逐步达到一定的“自由度”。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,其一是学习、临摹书画,不少人主张“临”后“背”,我却认为应是“临”与“搨”交替进行。这当中对与“记忆”相关心理学因素(注5)的初步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。这就是如果按照“‘临’后‘背’”来进行,“记忆”就只能“照单全收”无法分清主、次与优、劣;而“‘临’与‘搨’交替”进行则可由“记忆”机制对处于两次“搨”之间的那次“临”的效果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(注6)。也就是说,后一次“搨”得若比前一次的好,那就证明通过“记忆”已将“临”中好的东西留下来了。而若经过长期临临搨搨,搨搨临临,往复练习会将好的东西巩固下来。这可用心理学有关“短期记忆”达“长期记忆”的原理解答。对此,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等认为:“短时记忆机制可能是这样一种过程,它于学习之后立即在神经系统内部开始进行。该过程持续的时间短,马上就会消失,但却有助于神经系统产生第二个变化,后一类变化可持续较长时间,它可能成为长时记忆的基础。但是,要使短时过程导向长时过程,必须让这个短时过程不受障碍和干扰而走完全程,换言之,必须给予短时记忆以机会使之经历巩固而成为长时记忆。”(注7)这里的“障碍”与“干扰”则正可用于解释我下面将要谈的第二点:在初学阶段不要急于成画,而是要多“临”多“搨”。个中心理因素可分三层。第一层是初学者对效果总有一种期盼,总希望很快就能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,而笔墨对宣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。初学阶段难免的多次失败就会失去信心。由此我以为,与其“废画三千”不如多“临”多“搨”。用“临”来提高“搨”的水平;用“搨”来检验“临”的效果。而在“不急于成画”放松的心情下,看似不经意间就会“搨”出“偶然”的笔墨与造型效果。然后再对这种“偶然”进行揣摩,研究,从“偶然”中找出属于你自己的值得保留的东西……就这样,若干次的“偶然”相加相乘就成了“必然”。再由若干次的“必然”相加相乘便可达到“自由”。此为第二层。第三层是“临”有整幅与局部即一树一石之分。在初学阶段则应当以局部“临”、“搨”为主。因为一幅中国画有诸如章法、笔墨、色彩、结构等若干组成部分,若初学时多临整幅,这些东西会互相“干扰”,这就好比在“短期记忆”到“长期记忆”中间设置了“障碍”(注8)……因此需要将其简化成一树一石进行临写并揣摩其“三面”、“四枝”……但需要强调的是,在整个学画的过程中多次反复“临”、“搨”局部的同时,必须要在若干时候精心临摹若干整幅的经典作品(图28),接着再“搨”出自己的整幅作品进行检验。(图29) 2.一树一石两“宋”起手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笔者在金陵石化机关美协办了一个短期的学习班,第一课先给学员掐头去尾重点讲了中国绘画史中的宋代绘画,使他们对宋代画史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。然后找了范宽(注9)《雪景寒林图》中的一块石头和郭熙(注10)的《早春图》的一棵树,复印了发给学员临摹。记得当时有位老工程师的石头老临不像,我就让他先把石头的“一笔”临会然后再临石头……待大家都掌握了“一树一石”后,又让他们临摹宋文治(注11)先生的《黄山图》。宋老的山水画传统功底深厚,从陆俨少的“章法生发”结合对自然界的体察、描摹中“化”出来,因此“骨子”地道,结构清晰,容易入手,很适合初学者入门。还把古今大家的作品挂在一起,指出这些作品的内在结构其实是一样的,只不过多了一些笔墨变化,章法处理上等问题,并拿了一个皱了皮的马铃薯,指着对面的紫金山对他们说,其实这个皱了皮的马铃薯和这座紫金山山纹皴法的结构是一样的,就是凹凸。绘画就是在纸面上表现立体、凹凸、阴阳。这些道理讲起来很简单,真正画好就需要下很多功夫了。 3.“四不”(不画素描、不画连环画、不画芥子园,不一定上大学) “四不”是启蒙恩师亚明(注12)先生同时对笔者和好几个学生讲的,他还曾讲过“西画千笔万笔,国画一笔解决”和“初学时要‘七分传统,三分现代’;创作时则须‘三分传统,七分现代’”等。其实质反映了亚老就中国画在初学阶段如何处理“神”与“形”的关系以掌握中国画自由度的一种理论思考,经过多年的实践、探索,笔者认为“四不”的提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。篇幅所限仅就“不画芥子园”谈点粗浅看法。 众所周知,历史上许多大画家如齐白石(注13)等都是从《芥子园画传》(注14)里出来的,故其对中国绘画史的贡献毋容置疑,但中国画教学、教材也必须与时俱进。对此书笔者专门考察过。见过其最早的版本是彩色的,那是按照当时的文人画家的原始稿本直接印的,比现在的黑白通行本精致得多了。但即使是这样的本子,若将其中的“范宽树法”与《雪景寒林图》中的树做一比较,差的何止十万八千里?!我认为在现在的信息、互联网时代,打开电脑、电视什么都能看到、找到;到了书店就可买到各种精美的古画印刷品。何必还要死守着那些有一定局限性的东西呢?古人云,取法乎上,得法乎中;取法乎中,得法乎下。个中之意,值得玩味。 该文发表于《江苏广播电视报》2006年第44期 注释: (注1)陆俨少(1909—1993),原名冈祖,又名砥,字宛若,斋号“就新居”、“晚晴轩”等,上海嘉定人。20世纪杰出的山水、花鸟画家;美术教育家;艺术大师。曾任第六届、七届全国人大代表;上海画院画师;浙江画院院长;浙江美院(今中国美院)教授;中国美协理事等职;1957年错划成右派,“文革”中遭迫害。粉碎“四人帮”后得以平反。出版有《陆俨少自叙》、《陆俨少画集》多种专著和有关山水画的多篇论文,被誉为“当代中国画坛卓然翘首的文人画家”。据“百度百科—陆俨少”整理。 (注2)李可染(1907—1989),江苏徐州人,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艺术大师;1923年入上海美专,1929年入国立西湖艺术院,后拜齐白石、黄宾虹先生为师;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;他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,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,取得了杰出的成就,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。据“百度百科—李可染”整理。 (注3)沈子丞编《历代论画名著汇编》,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P30。 (注4)[总注2—1、4、—(注10)、(注4)]钱松喦。 (注5)《心理学纲要》上[美]克雷奇、克拉奇菲尔德、利维森等著,周先庚、林传鼎等译,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。
(注6)同上书 (注10)郭熙(1023—约1085),字淳夫,河南温县(今属河南)人。熙宁(1068—1077)间为图画院艺学,后任翰林待诏直长,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、元丰间(1068—1085)。与李成并称“李郭”,与荆浩、关仝、董源、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。郭还精画理,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,在山水取景构图上,创“高远、深远、平远”之“三远”构图法。据“百度百科—郭熙”整理。 (注11)[总注4—1、4、5、11、—(注27)、(注11)、(注88)、(注7)]宋文治。 (注12)[总注3—1、3、4、5、11、—(注22)、(注5)、(注12)、(注87)、(注3)]亚明。 (注13)齐白石(1864─1957),原名纯芝,字渭青,后改名璜,字濒生,号白石、白石山翁。湖南湘潭人。近现代中国画大师,世界文化名人。代表作有《蛙声十里出山泉》、《墨虾》等。著有《白石诗草》、《白石老人自述》等。据“百度百科—齐白石”整理。 (注14)《芥子园画传》,中国清代绘画技法图谱。又称《芥子园画谱》。为文人沈心友请画家王概、王蓍、王臬、诸升编绘而成。其中第一集山水图谱于康熙十八年(1679)以木版彩色套印成书,并以沈心友的岳父李渔的别墅“芥子园”为书命名。据“百度百科—芥子园画传”。 责任编辑:王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