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争鸣评论 > 艺海拾贝 >

行拙笔简 大雅之韵



2016-06-13来源:新浪收藏

朋友到北京来,带一本近期出版的《中华鉴宝》杂志。杂志办的很好、很丰富。其中,介绍万家为先生的专题,很是吸引了我……

十多年的时间,书法领域已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,不断的发生着变化,成为时尚的泛文化流行艺术的一端,日益的走向边缘。这到底能给书法带来什么?而且,回避躲闪的所谓创新法则在永无休止的新潮面前,还有多少空间?当人们将反省的视角转向另一端时,便会不无发现的看到,依然有人坚守着传统的阵地,将自己的艺术追求深植于民族的血脉之中,执著而又勤奋的耕耘着。

读家为先生所临孙过庭的《书谱》、怀素的《自叙帖》、米芾的《蜀素帖》深有感触,盖世间万物、弃远求近、趋乐避苦,均属社会普遍现象。能够置身传统、置易就难者、百不及一也;纵观历代书法者不可胜数,真正能够脱颖而出者寥寥无几。如果在进一步说,想在书坛脱然超群者,万万之中一二人而已。

对于此,万家为先生应该有着深刻的体会,他的学书过程应该是不断在设置的目标中否定目标,从愉快的自我中超脱自我。他的书学足迹,从晋唐而宋元、而晚清到近现代,又复上窥五代。

初唐魏晋、诸家留连久久,但得意忘象,所摄取者仅仅是最为会心的一二元素。譬如,魏晋给他的风骨、而从唐那里得到的是法度,至于明人最为动人心魂的是态势了……

以行草而言,他从二王父子入手、旁参盛唐诸家,已而五代两宋、顺流而下,几年后又复溯流而上;远绍魏晋六朝,以上轨迹历历在目,气象森严、以法度见称;渐次造险弄势、打破平衡,以露返璞归珍之端倪。

这种着眼于风神骨气而弃绝妍美的追求,从表面上看是艺术进程的变化,但从根本上探究,却是他审美理想的展示,并与其处世风格如出一辙。从艺术观看,他平身心仪的,都是历代骨正气雄、质深内美的作品;在表现手法上看也是以简约洗练为主基调;从人生观看,他平常行事不喜张扬,拒绝炒作,以本色处世,一最为直白的心态面对艺术。在当今拜金主义和包装作秀盛行的时代,能够清醒的保持着这二者的纯度,至为不易。

万家为的追求没有结束,但是这追求却使人们看到了一种执著的信念、一种精神、一种真正的对民族文化有责任的爱。

责任编辑:王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一篇:歌以咏之 写在陈建声老师画册出版之际
热点内容